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,引发法律与外交争议
【马尼拉讯】 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·杜特尔特于2025年3月11日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警方逮捕,此举与国际刑事法院(ICC)针对其禁毒战争的指控有关。

逮捕行动引发法律质疑
杜特尔特的前首席法律顾问萨尔瓦多·帕内洛对逮捕行动表示强烈不满,指责其“非法且缺乏法律依据”。他指出,警方在行动中未能提供逮捕令的纸质副本,并拒绝让杜特尔特的律师介入,严重侵犯了其法律权利。
帕内洛强调,菲律宾已于2019年退出《罗马规约》,因此ICC无权对杜特尔特进行司法管辖,并警告执法人员可能因配合ICC行动而承担法律责任。
ICC与国际社会的立场
ICC指控杜特尔特在其禁毒战争期间涉及危害人类罪,指称其政策导致大量法外处决。根据菲律宾警方数据,禁毒行动造成约6,000人死亡,但人权组织估计死亡人数可能高达30,000人。
国际特赦组织对此表示欢迎,认为此次逮捕是为受害者及其家属伸张正义的重要一步。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也表示,此举有助于追究严重侵犯人权的责任,并强调国际司法体系的重要性。
后续发展与外交影响
杜特尔特目前已被移送至荷兰海牙的ICC羁押,等待进一步司法程序。菲律宾国内对此存在严重分歧,部分人士支持ICC的行动,而杜特尔特的盟友则指责其政治化,可能引发新的法律和外交争议。
此次事件不仅考验菲律宾国内司法独立性,也可能影响该国未来的国际关系走向。